今年以來,邯鄲市兩級法院緊緊圍繞扎實做好“六穩”工作、全面落實“六保”任務,發揮司法促發展、穩預期、保民生作用,落實好紓困惠企司法政策措施,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,促進營造市場化、法治化、國際化營商環境,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。
加強機制建設 構建共治格局
邯鄲中院不斷增強服務保障各類市場主體發展的責任感、使命感,成立以院長為組長的服務民營經濟發展領導小組,構建市法院、市工商聯、市企業聯合會三方長效溝通協商運行機制,暢通民營企業意見反映和問題解決渠道。該院還通過與邯鄲市工商聯、市企業聯合會開展座談,及召開民營企業家座談會、走訪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等形式,廣泛聽取意見建議。
通過開展調研論證,該院制定了《關于服務民營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》等文件,細化40余項具體措施,把訴訟地位和訴訟權利平等、法律適用和法律責任平等、司法保護和訴訟服務平等的民訴法平等保護理念,貫穿于法院工作全過程。
拓展審判職能 激發市場活力
為引導“僵尸企業”有序退出市場, 邯鄲中院積極發揮破產審判職能,健全常態化府院聯動機制,統籌處理化解過剩產能、債權保護和職工安置等工作,完善“執轉破”工作機制,通過市場化方式遴選管理人,妥善處理債權人、債務人、出資人之間的利益沖突。他們還積極向各縣(市、區)黨委、政府宣介破產程序,建議在司法程序之外,發揮政府專班作用,依照法律精神和原則,處置危困企業,盤活存量資產,整合生產要素。
該院依法宣告72家134件國有企業案件進入破產程序,發出司法建議6條;依法實施“執轉破”案件26件,帶動解決200多件執行難案,化解不良債權200多億元。
在政府支持下,邯鄲中院設立全國首家破產費用援助基金會,解決因費用不足導致破產程序啟動難的問題,該院“執轉破”工作經驗作為試點在全省予以推廣。該院圓滿承辦了第二屆京津冀破產審判研討會,就破產法律實務、破產制度對營商環境的支撐與優化等前沿熱點問題進行研討。
邯鄲法院不斷健全司法服務體系。該院將人民法庭工作融入“一委三中心”工作格局,構造“一委一庭三中心”的多元解紛模式,為鄉鎮企業提供家門口服務。依托“一站式”建設,開通涉民營企業案件辦理“綠色通道”,實行立案、導訴、法律咨詢、指導舉證等“一站式”司法服務,為各類市場主體提供線上線下融合、優質便捷高效的權利救濟渠道和訴訟服務。深入推進“分調裁審”機制改革,實現簡案快調快審、繁案精審精判。固定法官團隊審理涉民營企業的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糾紛、商品房銷售合同糾紛等案件,實現案件專業、高效辦理。
今年以來,邯鄲市兩級法院共受理各類刑事案件3681件,審結2954件,對企業反映強烈的合同詐騙等違反市場交易規則的案件快審快結,有效維護了合法有序的市場經濟秩序。
創新司法舉措 紓困惠企解難
疫情期間,邯鄲中院及時下發《關于依法嚴懲涉疫情防控刑事犯罪的通知》,指導全市法院準確適用法律,依法嚴懲制假售假、哄抬物價、詐騙等各類危害市場主體的違法犯罪。制定《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為企業健康發展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見》等,從訴前聯動調解、確保訴訟期限權益、合同履行的不可抗力分析等方面,為企業提供擺脫困境的法律支持。
邯鄲兩級法院堅持善意文明執行,因案施策,有效運用“活封”措施,堅決杜絕超標的查封、亂查封,最大限度降低對企業生產經營不利影響,依法審慎適用失信懲戒和限制消費措施,對符合條件的及時進行信用修復。
此外,邯鄲中院還發布《優化營商環境典型案例》,幫助企業家掌握法律維護權益,為全市法院處理類似案件提供了重要參考,持續釋放依法平等全面保護產權和企業權益的積極信號,保護、激發市場主體活力。